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週年之際,「走向世界:臺灣新文化運動中的美術翻轉力」依循自1920年代推動新文化運動背景,展出約100件珍貴且少有展出的重量級作品,聚焦呈現1920至40年代期間臺灣美術家與攝影家經典之作,展現百年前藝術爭鳴綻放的豐沛能量,邀請觀眾回望文化覺醒、追逐自主精神的時代。
精選10件北美館典藏作品,推出限量精緻明信片套組,包含鄉原古統《台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倪蔣懷《台北李春生紀念館》、陳澄波《夏日街景》、呂鐵州《後庭》、廖繼春《有香蕉樹的院子》、林玉山《雙牛圖》、陳進《野邊》、郭雪湖《圓山附近》、郭雪湖《南街殷賑》、林柏壽《刺繡》(依藝術家出生年排序),將臺灣自然景致、人文風貌印象精采集結,極具珍藏紀念之意義。
明信片考量原作細節及作品間的相應比例,設計為多樣尺寸。其中原作尺幅最大件之鄉原古統《台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亦因應製成對折式卡片,成為傳遞祝福的載體,也可立起展示成為陪伴觀眾的微型風景。包裝以具時代感之公文夾式封套,呼應本展主題視覺設計為遠行各地的行李包裹,自臺北啟程,走向世界。精選典藏明信片套組選用臺灣製產的凝雪厚卡紙,其優雅淨白、厚挺扎實的特性,使作品色彩層次彰顯得宜,喜愛的民眾千萬別錯過。
鄉原古統 (1887 - 1965)《台灣山海屏風-能高大觀》|1930|水墨、紙|173 x 62公分 (x12)|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卡片展開尺寸:9.5 x 42 公分
倪蔣懷 (1894-1943)《台北李春生紀念館》|1929|水彩、畫布|43.4 x 58.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0.5 x 14 公分
陳澄波 (1895-1947)《夏日街景》|1927|油彩、畫布|79 x 98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0.5 x 14 公分
呂鐵州 (1899-1942)《後庭》|1931|膠彩、紙|213 x 174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7 x 14 公分
廖繼春 (1902-1976)《有香蕉樹的院子》|1928|油彩、畫布|129.2 x 95.8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5 x 11 公分
林玉山 (1907-2004)《雙牛圖》|1941|膠彩、紙|134.7 x 174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0.5 x 14 公分
陳進 (1907-1998)《野邊》|1934|膠彩、絹|186 x 171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5 x 14 公分
郭雪湖 (1908-2012)《圓山附近》|1928|膠彩、絹|94.5 x 188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0.5 x 21 公分
郭雪湖 (1908-2012)《南街殷賑》|1930|膠彩、絹|188 x 94.5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21 x 10. 5 公分
林柏壽 (1911-2009)《刺繡》|1941|膠彩、紙|171 x 93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
明信片尺寸:17 x 9 公分
規格說明
封套尺寸:23 x 16 x 0.6 公分
(明信片套組內含9張明信片及1張對折卡片,詳細尺寸如作品說明標示)
材質:凝雪厚卡紙
產地:臺灣
<商品顏色以實物為準,圖檔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