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跟著藝術家旅行 遇見在地好事物

我知道什麼呢:薄茵萍1991-2022

我知道什麼呢:薄茵萍1991-2022

Language: Traditional Chinese


全店,宅配|超商取件,滿$1500免運費,會員95% (指定商品除外)

NT$7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送貨及付款方式
顧客評價
薄茵萍自稱有一雙工匠的手,在不同媒材與表現形式之間,承續著現代主義精神,「人」是她始終關切的永恆主題。她早期以超現實主義手法創作油畫,企圖展現一種哲學思辯的衝擊力量;移居紐約後,她在1980年代初期以《默》系列表達生存掙扎之精神壓抑與對人性的反省批判;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作品反映現代人的焦慮與不安,旁觀的第三隻眼是人與時代的良知。其作品重要的母題——玫瑰與脊椎——象徵愛與擔當,是身為母親與女性的藝術家在人生幽微刻苦處依然對人性懷抱著信心與頌讚,亦是她的人生希望與功課。

以刀代筆的「大音希聲」系列版畫則是探索人的問題,構圖以電影變焦、特寫的運鏡方式,同時呈現畫面中動與靜、寫實與抽象的意象。1990年代的創作結合木刻、繪畫和雕塑形式,於木板上以刀痕刻出圖像再層層敷上油彩;2002年的〈出土〉以報紙拼貼並組構畫面,模仿古書的斷簡殘篇,試圖以冷靜而深沉的態度刻畫社會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其作品中非凡的視野充滿了藝術家的內省和思辨能力,如今她仍戮力參與社群的紮根行動,充分展現出自省的藝術信念與關懷社會的入世精神。

本書囊括薄茵萍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展至今的創作,回望將近五十年的畫業人生,她在藝術上學習、探索的過程,以及對藝術、世界和自己的體察,都是穩紮穩打、用心摸索後的成果,也提供讀者一同審視她一路走來探問自我、追尋藝術本質的路徑。
資料來源:藝術家出版社

ISBN:9789862823309
日期:2024.05
作者:薄茵萍
藝術家:薄茵萍
出版:藝術家出版社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頁數:98
尺寸:25.4 x 25.4 x 1cm

送貨方式

  • 海外郵寄 - 阿曼
  • 海外郵寄 - 非洲地區
  • 全家 取貨不付款 (C2C)
  • 赤空間取貨不付款
  • 海外郵寄 - 美洲地區
  • 海外郵寄 - 大洋洲地區
  • 臺北市立美術館 1F禮品店 現場取貨
  • 宅配
  • 海外郵寄 - 亞洲地區
  • 海外郵寄 - 歐洲地區
  • 美洲 - 加拿大

付款方式

  • 信用卡付款 (Visa, JCB, MasterCard)
  • 貨到付款
  • 超商代碼
  • 超商條碼
  • ATM 虛擬代碼繳費
  • 網路 ATM
  • 支付寶 (掃碼付款)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