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Travel with Artists Encounter Local Wonder

MODERN ART No.192, Quarterly 2019.03

MODERN ART No.192, Quarterly 2019.03

宅配|超商取件,滿$1500免運費,會員95% (指定商品除外) on order

NT$18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Quantity Product set quantity

Buy Together and Save More (At most {{ addItemQuantity }} item(s))

MODERN ART No.205 N̶T̶$̶1̶8̶0̶
Sale NT$162

MODERN ART No.204 N̶T̶$̶1̶8̶0̶
Sale NT$162

The maximum quantity per submit is 99999
This quantity is invalid, please enter a valid quantity.
Sold Out

Not enough stock.
Your item was not added to your cart.

Not enough stock.
Please adjust your quantity.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Limit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per order.

Only {{ quantityOfStock }} item(s) left.

Please message the shop owner for order details.
Description
Shipping & Payment
Customer Reviews
台北雙年展「後自然:美術館作為一個生態系統」於三月正式結束。這一屆雙年展,聚焦人與生態的共存關係、生態之間的相依存續,透過展覽形式呈現眾多你我生活中共同面對的問題。而2020年第12屆台北雙年展將由法國知名社會學家、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學者馬汀.圭納德林(Martin Guinard-Terrin)共同擔任策展人,並將進一步討論「地理政治」(Geo-political)以及「地理歷史」(Geo-historical)命題。這兩次的雙年展,將生態系放在後人類、後自然與後殖民的世界結構變遷上。台北美術獎的觀察者謝佩君也將台北獎的作品放在這個由技術變遷而來的脈絡下,透過對於張允菡與王連晟作品的討論,提出她對於作品與體制關係的思考。

由於2019年度有好幾檔聲音藝術相關的展覽,特別邀請馮馨與王冠婷兩位長期觀察聲音藝術的研究者,從視覺藝術的角度來處理聲音藝術在台灣的發展狀況,不僅編了一個年表,還訪談其中一些重要的事件與人物,希望藉此與「聲動」、謝素梅、池田亮司等展覽中的聲音藝術作品對話。

文獻研究室的部分,邀請葉杏柔訪問了姚瑞中,並從姚瑞中長期收集的宣傳品資料庫、個人手稿與相關文獻出發,提出台灣在處理這些藝文檔案時所面對到的問題與相關的思考。同樣是文獻與典藏的軸線上,陳禹先則更進一步地集中在科技藝術對典藏方式所帶來的衝擊與提出的新的挑戰。白雪蘭的文章則是在藝術家的圖書收藏上,對於倪蔣懷的藝術視野提出有趣的見解。

本期的藝術家特寫,邀請了台灣動力機械領域的重要藝術家徐瑞憲來談談他從留法時期開始的不同系列,這些不同系列不僅呈現了藝術家在媒材上的長期探索,也反應了他對於生命與政治的見解。

圖文資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現代美術季刊》192期

展覽觀點 台北美術獎
006 從後自然到後媒介性:從新物質主義看「2018臺北美術獎」/謝佩君

特別企劃 台灣聲音藝術的發展 編採撰文:馮馨、王冠婷
聲音藝術在台灣的發展
017 何時開始聆聽:台灣聲音藝術發展相關事件
023 從創辦台灣第一個實驗音樂廠牌《Noise》到走入創作/受訪者:王福瑞
028 以活動做為平台開啟對話:失聲祭的發展與影響/受訪者:姚仲涵、賴宗昀等人
036 聲音與影像的連動關係:專訪葉廷皓與其Audio-Visual 創作/受訪者:葉廷皓
042 「聽」見問題的裝置創作:王連晟訪談/受訪者:王連晟
046 感知無法理解的真實:張永達訪談/受訪者:張永達

文獻研究室 資料的文化面向
052 關於九○年代的藝文檔案,我們需要知道什麼?/葉杏柔
060 無形又有形:被時代背叛的數位文化資產/陳禹先
071 從倪蔣懷的圖書收藏看他的藝術視野/白雪蘭

藝術家特寫 徐瑞憲
082 九個夢/徐瑞憲
084 徐瑞憲訪談 林子荃/王柏偉

102 美術館短波


日期:2019-03
作者:臺北市立美術館
出版:臺北市立美術館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平裝
頁數:102

Delivery Options

  • Family Mart Pickup only (C2C)
  • Pick up at Espace Rouge
  • Orverseas
  • Orverseas
  • Pick-up from TFAM store
  • HCT
  • Shipping to Asia
  • Overseas - Europe
  • Overseas

Payment Options

  • Credit Card (Support Visa, JCB, MasterCard)
  • Cash on Delivery
  • CVS (Print out the bills by CVS and pay in the store)
  • Barcode (Pay at convenience store by barcode)
  • ATM Virtual account (Pay at ATM or web bank by virtual account)
  • WebATM (Card reader needed)
  • Alipay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