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Travel with Artists Encounter Local Wonder

Shipment might be delayed due to the holidays. Please notice Jan 21st is the final delivery closing date.

Travel with Artists Encounter Local Wonder

Shipment might be delayed due to the holidays. Please notice Jan 21st is the final delivery closing date.

Travel with Artists Encounter Local Wonder

陳正雄 CHEN Cheng-hsiung  (1935)

藝術史家、藝評家蕭瓊瑞教授推舉趙無極、朱德群、陳正雄為《華人抒情抽象畫三大家》,蕭教授認為朱德群淋漓灑脫、是酣暢;趙無極剛健為雄、是悲壯;而陳正雄歡愉多變、是愉悅繽紛。

陳正雄早於1991年就已經和趙無極(1921-2013)、朱德群(1920-2014)同時成為巴黎五月沙龍的少數受邀華人畫家之一,更是義大利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最高榮譽「終生藝術成就獎」及「偉大的羅倫佐金章」“Lorenzo il Magnifico, Career Achievement in the Arts Award” at the ‘99 Florence 1999年及2001年得主,不僅是亞洲裔第一人榮獲此殊榮,更是連續兩屆榮獲Lorenzo金章目前世界唯一人。

陳正雄繪畫屬於東方抒情的抽象表現,創作養分來自於原始藝術和精緻的文化底蘊,繪畫以書寫線條融合豐盛的色彩,自由奔放的揮寫形成澎湃迴盪之律動變化,黑色線條若隱若現穿梭於色域空間,其抽象思維充滿視覺隱喻之無窮變化。

陳正雄是位具有國際觀與國際地位的抽象藝術家,致力於抽象繪畫之研究,也是服飾藝術與研究台灣原始藝術及文物的收藏家。1935年陳正雄生於台北市,1958年起研讀現代藝術書籍,開啟了對抽象藝術的認識與瞭解,並開始創作探索抽象繪畫。自六○年代以來,陳正雄活躍於台灣及國際藝壇,其作品曾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台中國立美術館三度回顧展,此外於日本、韓國、中國、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重要美術館等地展出,作品亦收藏於國內、中國、日本、美國等重要美術館。

日本版畫家池田滿壽夫曾言:「當觀念性抽象畫風行於世時,陳正雄的抽象畫精神本質上以大自然為象徵內涵,展現自然中的恢宏大氣與光輝絢爛的色彩。他的抽象藝術從未離開自然,因此散發出溫暖、舒暢和喜悅。」

藝術學者葛大漠曾言:「陳正雄的音樂感是作品背後重要的支撐力量,它不是熱門音樂也不是古典室內樂,而是一股充滿節奏的民族祭祀舞樂,粗獷簡單、強勁有力。陳正雄以猛烈節奏中敲打出永遠年輕的脈膊。」

1935 —— 8 月25 日生於台北市。
1952 —— 經郭雪湖先生之推介入李石樵門下研習素描。


重點榮譽與獎項

1974 —— 膺選為「英國皇家學會」終生院士。
1989-1999 —— 四度代表中華民國出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第12-15 屆國際藝術聯盟會議 (APRA)」。
1999 —— 「'99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最高榮譽「終身藝術成就獎」及「偉大的羅廉佐」國際藝術獎章。
2001 —— 再度蟬聯「2001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最高榮譽「終身藝術成就獎」及「偉大的羅廉佐」國際藝術獎章。
2014 —— 獲頒國家文藝獎。


個展

1988 —— 「陳正雄回顧展;1964-1988」,美國夏威夷東西文化中美術館
1992 —— 「陳正雄四十年回顧展:1958-1992」,台中國立美術館
1993 —— 「陳正雄回顧展:1956-1993」,台北市立美術館
1994 —— 「陳正雄抽象畫巡迴展:1964-1994」,巡迴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
2003 —— 「陳正雄繪畫50年回顧展」,巡迴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馆、上海美術館、廣州廣東美術館
2009 —— 「陳正雄回顧展:1976-2006),美國紐約雀兒喜當代美術館
2014 —— 「陳正雄回顧展:1953-2013」,台北市立美術館、上海中華藝術宮。


公共收藏

國內 —— 臺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臺北國立藝術教育館、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

中國 ——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博物館、廣州廣東美術館

日本 —— 日本橫濱市民美術館、日本新瀉縣立美術館

美國 —— 美國紐約雀兒喜當代美術館、美國維吉尼亞馬斯卡列藝術館、美國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美術館、美國洛杉磯順天美術館

英國 —— 英國牛津大學亞細摩林博物館

 

聯展

1960-1969 ——
日本東京都美術館、日本東京國立西洋近代美術館
紐西蘭奧克蘭世界博覽會
巡迴比、西、義、葡、希、盧與馬爾他七國美術館
漢城美術館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西班牙馬德里現代美術館

1970-1979 ——
日本東京都美術館
美國威斯康辛州歐希可西公立美術館
巡迴日本東京橫濱、新營、大阪及新瀉美術館

1980-1989 ——
韓國國立現代美術館
臺北市立美術館
美國金山市立美術館

1990-1999
連續「第四十六至四十八屆巴黎五月沙龍展」,法國巴黎大皇宮
摩納哥蒙得卡羅摩納哥國立當代美術館
巡迴法國巴黎,美國邁阿密及達拉斯美術館
韓國漢城藝術中心
台北市立美術館
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
「'99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義大利
美國奧克拉荷馬首都美術館
「第53屆巴黎五月沙龍展」,法國

2000-2009 ——
「第54屆巴黎五月沙龍展」,法國
「2001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義大利
「第55屆巴黎五月沙龍展」,法國
「2003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義大利
「2005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義大利
「2007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義大利
「2009 佛羅倫斯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義大利

2010-至今 ——
巡迴北京中國美術館、臺北國父紀念館、北京中國美術館、上海中華藝術宮
臺北市立美術館
廣州廣東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