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跟著藝術家旅行 遇見在地好事物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感性機器: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自我療癒

全店,宅配|超商取件,滿$1500免運費,會員95% (指定商品除外)

NT$400
{{shoplineProductReview.avg_score}}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shoplineProductReview.total}}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amazonProductReview.avg_rating}} {{'product.product_review.stars' | translate}} | {{amazonProductReview.total_comment_count}} {{'product.product_review.reviews' | translate}}
數量 組合數量
一次最大商品購買數量限制為 99999
該數量不適用,請填入有效的數量。
售完

商品存貨不足,未能加入購物車

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

{{'products.quick_cart.out_of_number_hint'| translate}}

{{'product.preorder_limit.hint'| translate}}

每筆訂單限購 {{ product.max_order_quantity }} 件

現庫存只剩下 {{ quantityOfStock }} 件

若想購買,請聯絡我們。
商品描述
送貨及付款方式
顧客評價
感性與機器看似是對立的概念,我們從對立出發來療癒自我:後資本主義時代的各個領域都面臨過度製造,資訊爆炸使得時間破碎,我們懸置主體的感受,失去自我與外界連結,甚至在危機來臨以前,就因為各種奇觀而焦慮,本展首先試圖回應這種日常化的主體危機。此外,我們的身體與機器的界線越來越模糊,這不只是工業製造以及社會規訓的結果,後資本主義時代的身體與數位環境已經演化出共生的狀態。

感性與機器在幾位藝術家的作品中共存:霍恩的行為裝置以及繪畫機器仿效著人類各種感性活動,綠橘的文字詩則顯現生物基因和資訊社會中的編碼互相指涉的關係,陳呈毓的冥想機器在奇觀以及主體之間搖擺,而陳慧嶠,埃利亞松,亞康法,朱浩培與李長明的裝置作品,試圖在感性的沈浸式環境以及理性的敘事間取得平衡。在本展中,身體與機器感性之間的類比與對話,或許可以作為後疫情時代藝術與社會的互動的一註腳。


圖文資料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

ISBN:9789860772326
日期:2021-10
編者:李雨潔主編
出版:臺北市立美術館
語言:繁體中文.English
裝訂:平裝
頁數:94
尺寸:14.8 x 21 cm

送貨方式

  • 全家 取貨不付款 (C2C)
  • 赤空間取貨不付款
  • 海外郵寄 - 美洲地區
  • 海外郵寄 - 大洋洲地區
  • 臺北市立美術館 1F禮品店 現場取貨
  • 宅配
  • 海外郵寄 - 亞洲地區
  • 海外郵寄 - 歐洲地區
  • 美洲 - 加拿大

付款方式

  • 信用卡付款 (Visa, JCB, MasterCard)
  • 貨到付款
  • 超商代碼
  • 超商條碼
  • ATM 虛擬代碼繳費
  • 網路 ATM
  • 支付寶 (掃碼付款)
{{'product.product_review.no_review' | translate}}